2025年CMA考试科目分为《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Part 1)和《战略财务管理》(Part 2)两科,覆盖财务报告、成本控制、科技分析等核心领域。考试新增2月考季(2月22日),全年共设4次中文考试窗口(4月、7月、11月同步开放),考生需在3年内通过双科,总分500分中360分即为合格。

Part 1考什么?重点如何分布?
《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聚焦企业内部运营,分六大模块:
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掌握IFRS与GAAP差异(特别是收入确认规则),需熟练编制合并报表及现金流量表。
科技与分析(15%):新增数据挖掘(如Python基础应用)和财务系统转型(ERP流程优化),建议补充SQL实操练习。
成本管理(15%):深度掌握作业成本法(ABC)和生命周期成本核算,重点练习制造业成本分摊案例(如批量生产与定制化成本差异)。题型实战:100道选择题需限时2.5小时完成,2道情境题(如预算编制全流程模拟)占125分,答题时建议先列计算框架再填充细节。
Part 2难点在哪?如何突破?
《战略财务管理》侧重宏观决策,核心模块包括:
财务报表分析(20%):拆解8类财务比率(偿债/盈利/运营),结合零售、医疗行业真实财报分析异常数据波动。
风险管理(10%):应用COSO框架设计风控方案(如供应链中断应急计划),掌握关键公式如VAR(风险价值模型)。
职业道德(15%):新增AI伦理(算法偏见案例)和ESG报告漏洞分析,需背诵IMA《职业道德守则》30条细则并套用商业场景(如利益冲突处理)。
冲刺策略:选择题错题归类“高频陷阱本”(如混淆净现值与内含报酬率),情境题背诵10类模板(资本预算决策书需包含敏感性分析部分)。
零基础如何规划科目备考?
科目搭配建议:
先考Part 1后Part 2(知识递进性强),全职备考建议双科联报(节省年费)。
学生党可主攻7月考季(避开期末),在职人群优选11月窗口(利用年假冲刺)。
资源高效利用:
官方样卷(IMA官网免费下载)重点练情境题评分标准;
高顿题库APP的AI批改功能实时诊断薄弱点(如成本差异分析漏洞)。
关键时间节点:
报名截止:考前70天(如11月考试需9月22日前注册);
经验认证:通过考试后7年内完成2年相关岗位工作(建议保留岗位职责说明书备审)。
掌握2025年CMA双科核心框架与考纲变化,结合新增的2月考试窗口灵活规划,无论是啃Complete Guide to CMA Exam(官方教材)还是刷情境题模板,精准匹配个人节奏才能高效通关。小伙伴们在登录IMA官网注册时,记得避开高峰时段(建议工作日上午操作),遇到学历认证问题可随时戳客服通道(400-600-8011),早备战早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