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工作经验,起步于国企,成长于美资企业,又在英资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做过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区域销售经理、全球产品经理、中国区市场经理、中国区总经理,直至执行董事。恰如徐新元自己所说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无法被复制,每个人的机遇都不可能相同。但是若真的仔细体会这二十年,不难发现其中的主旨是通用的,即“做好准备、做对选择、始终坚持”。

  道理很简单,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很少,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成功者依旧只是人群中的少数。

CMA学员

  高级管理者的“财务论”

  大约10年前,徐新元选择放弃了为之工作和奋斗了近7年的世界500强美资企业大中国区高级市场部经理的岗位,跳槽到了一家在中国市场业务为零的英资跨国公司,作为其中国地区经营者和候选合伙人,开启了新的职业和事业旅程。至今,在中国地区总部——上海建立起了一个大中国地区六七十人的团队,并使整个业务进步和团队成长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

  但随着业务量的迅速放大和增长,更好的财务和内控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建立公司自有的内部财务管理团队和系统,而非将财务的所有相关的工作全部外包,如此才能应对与英国和美国工厂良好沟通和衔接,在中国市场上实现更大的业务增长和成功。

  有了这样的设想后,徐新元很快行动了起来,除了财务团队人员招聘、培训计划之外,他自己也报名了高顿财经的CMA培训班,还通过高顿财经培训的人力资源服务从一家跨国的美资企业招募了一名CMA学员担任中国区的财务经理。

  “我来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财务知识和规则,了解财务人员的思考方式,我认为业务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需要专业的沟通语言,某种程度上说CMA就是这种语言。”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自己和老外工厂总部的财务分管**的协调沟通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地区的业务人员无法正确使用财务语言解释本地业务运营和决策问题的本质及资源支持的需求,如果能通过高顿CMA培训建立起一致有效的沟通语言,很多业务和管理问题的决策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业务管理、企业管理需要沟通,沟通需要语言。想要获得“业务财务”语言,就要学习CMA。

  在徐新元看来,一个优秀的企业中一定会有两类人,即懂的经营的人和懂得财务的人,前者是踩油门的人,后者则负责在适当的时候踩刹车,至于两者之间的离合器,大约非CMA知识和规则莫属了。

  升职之道:珍惜每一次积累,解开专业的禁锢

  作为一个高级管理者,徐新元如此推崇CMA,不仅是因为他正在学习这个证书,也并非他通过高顿财经的CMA培训而找到了自己中意的财务经理,而是从他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懂得选择CMA的财务人,往往是一个丰富的、思维广阔的财务人,他们不会受到传统的财务工作的禁锢,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去参与企业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

  一个财务人,会去考一些职称、财务证书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是他专业领域范畴里的内容,有助于他的本职工作。可是若年轻人们想要往上发展,眼光不该只看到财务主管、总监之类的职位,应该往上、再往上一些。

  在国外,那么多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有和财务相关的工作经验或者根本就是财务专业背景出身,做到VP很普遍,甚至CEO也很多,这正说明财务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既然如此,为什么财务人不能敲碎这晋升的玻璃天花板,朝着更广阔的的天空奋斗呢?

  但是,想要成功,并非单纯的心怀大志就可以的。“任何一个年轻人毕业后一定要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用最初的3-5年时间巩固自己的专业基础。”徐新元建议道。

  最初的几年,财务人员还是要以学习和实践自己的财务专业工作为主,若你认为自己够聪明,想要更好的发展,除了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工作上应该多尝试非财务的各类销售、市场、运营等业务管理岗,以增加阅历。

  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更加丰富、全面实用的财务实践知识和规则,比如CMA之类,以构建自身在财务基础之上的管理思维和能力。

  “你今天所做过的每一件琐碎的事情,在每个岗位上付出的艰巨努力,都会给你一定的积累和收获,也许当下还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未来一定会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台阶,它们早已相互关联,链接你的未来。”徐新元总结着自己的二十年的工作经验,最后又道:“你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学习‘跨界、跨专业’的知识,试探那些‘极其不舒适区’的工作领域,你就有多大的可能捕捉机遇,厚积而薄发。

  本文转载自高顿财经,获取CMA资料【请关注微信号ID:chinacm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章须经原作者同意,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相关文章推荐:

管理会计CMA为什么会大热?还是取决于本身优势

cma就业前景怎么样?为什么大家都学习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