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直接给答案:2025年CMA考试总费用因考生身份差异较大,在职考生约需1585美元(折合人民币1.16万),学生考生约1014美元(约7400元),教师考生约1125美元(约8200元)。费用包含年费、准入费、考试费三部分,且需额外支付6%增值税(2025年新增)。报名费是否“高”因人而异,但对比其他国际证书(如CPA、ACCA),CMA性价比突出,尤其学生群体享受近40%优惠!

2025年CMA费用分哪几类?
想算清总账,先搞懂这三笔固定支出:
年费(含注册费):相当于会员资格费,在职考生295美元/年,学生49美元/年,教师160美元/年。这笔钱每年都要交,否则证书失效!
准入费:考试门票钱,在职考生300美元(三年有效),学生/教师考生225美元。如果三年内没通过两科,得重新缴费。
单科考试费:在职考生495美元/科,学生/教师370美元/科。挂科补考需重新交钱,且不退款!注:所有费用支付时加收6%增值税,例如在职考生总费用1585美元实际支付约1680美元(约1.23万人民币)。
不同考生如何省钱?
学生党必看:用.edu邮箱认证身份,总费用仅1014美元(约7400元)。毕业两年内仍可申请学生优惠,但需提交在读证明或毕业证扫描件。
教师群体:凭学校在职证明+教师证,费用降至1125美元(约8200元),比在职考生省29%。
企业报销攻略:在职考生可让公司承担费用,但需提前确认报销范围(部分企业不包含年费)。缴费后记得在IMA官网下载英文电子发票,附上支付截图即可申请报销。
隐藏费用和避坑指南
这些雷区踩中多花冤枉钱:
补考费翻倍:如果P1挂了,补考不仅要再交495美元(在职),还可能遇到考位紧张加价预约(尤其7月、11月旺季)。
汇率波动:缴费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浮动影响实际支出。建议开通Visa/Mastercard双币信用卡,汇率低谷时集中支付(如每年1月、7月)。
折扣码失效:IMA每年发放注册费7折码(如“CMADISC25”),但仅限新考生首次使用!老会员续费时别忘邮件索取专属优惠(回复慢,提前两周操作)。
值不值?对比其他证书
横向算笔账,CMA其实很能打:
VS国内CPA:CPA单科报名费60-90元,但需考6门+综合,全程约1500元。不过CPA覆盖审计/法律,CMA专注管理会计,双持更吃香。
VS ACCA:ACCA全科考完约1.5万元(含年费),但科目多达13门!CMA仅2科,速通成本更低。
企业认可度:华为、腾讯等大厂财务岗CMA持证者优先,部分城市还可领3万人才补贴(如深圳南山区)。
精打细算一句话:早考早优惠,身份认证是省钱关键!现在登录IMA中文官网注册,还能锁定2025年旧费率(2026年可能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