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报考CMA的考生来说,考试次数直接影响备考节奏和拿证进度。作为全球认可的管理会计认证,CMA考试分为中文和英文两种形式,两者的考试安排、频次及规则均有不同。2025年CMA考试次数已公布,小编将从考试类型、时间节点、报考策略三个方面详细解读,帮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计划。

一、中文考试一年安排几次?
CMA中文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每年固定开放3次考试窗口,分别在4月/7月/11月举行。2025年新增了2月临时考季,但仅限部分城市开设。具体安排如下:
2月考季(临时新增):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1月6日
考位预约截止:2025年1月13日
考试日期:2月22日
考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城市。
常规考季(4月/7月/11月):
各考季注册截止时间依次为2月24日、6月9日、9月22日,考生需在截止前完成报名并预约考位。
考生需注意,中文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3年,若未在期限内通过两科,已通过科目需重考。
二、英文考试窗口期如何选择?
CMA英文考试为机考,全年开放3个考试窗口,每个窗口期持续2个月,考生可自由选择考试日期:
1月-2月窗口期:适合春节前后时间充裕的考生;
5月-6月窗口期:适合学生党利用暑期集中备考;
9月-10月窗口期:避开年底工作高峰,便于在职考生冲刺。
英文考试的优势在于灵活度高,且全球考点覆盖更广(如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但需注意,考试授权号仅限当前窗口期使用,若未及时预约考位,需重新缴费注册。
三、如何合理规划考试次数?
根据备考基础选择考试类型:
英文基础较弱或急需持证的考生,建议优先报考中文考试,每年3次机会更易把控节奏;
有留学或外企职业规划的考生,可挑战英文考试,利用窗口期多次尝试。
结合个人时间分配:
学生党可集中备考寒暑假,选择7月中文考试或5月-6月英文窗口期;
在职考生建议分科备考,例如上半年主攻P1(财务规划),下半年冲刺P2(战略管理)。
利用补考政策节省成本:
若单科未通过,可在下一考季直接补考,无需重复缴纳会员费(每年295美元)。
2025年CMA考试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尤其是新增的2月考季,缓解了部分地区的考位压力。无论是选择中文还是英文考试,考生均需关注报名截止日期、考位预约时间及成绩有效期三大核心节点。建议新手提前制定备考计划,优先完成学历认证和考试注册,避免因流程延误错过考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