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报考2025年CMA考试的考生来说,了解考试内容、科目重点以及备考方向是顺利通关的关键。CMA考试分为《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P1)和《战略财务管理》(P2)两科,每科包含选择题和情境题,考试时长均为4小时。近年来,CMA考纲因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不断调整,例如2025年新增的“科技与分析”模块占比达15%。

一、CMA考试科目有哪些?考纲变动如何?
2025年CMA考试仍延续P1和P2两科制,但考纲内容有局部调整:
P1科目:新增“科技与分析”模块(15%),涵盖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及财务数字化转型,原“规划与预算”模块占比降至20%。其他核心模块包括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绩效管理(20%)、成本管理(15%)和内部控制(15%)。
P2科目:职业道德模块占比提升至15%,商业决策分析模块增至25%,财务报表分析降至20%。重点考核公司财务(20%)、风险管理(10%)及资本投资决策(10%)。
考生需注意,考纲调整已于2024年9月生效,备考时应优先关注新增知识点,如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职业道德案例分析等。
二、CMA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是什么?
每科考试包含100道选择题(75%分值)和2道情境题(25%分值),总分500分,360分及格。
选择题:侧重知识点的广度,需在3小时内完成,平均每题1.8分钟。例如P1可能涉及“供应链成本计算”,P2常考“财务比率分析”。
情境题:以企业案例为背景,要求撰写分析报告或计算流程。评分标准强调逻辑性和实用性,例如“差异分析”需列出公式、分步推导并解释结果。
评分提示:情境题若答案相关性强、表述清晰,即使结果错误也可获得步骤分。选择题正确率需达50%以上才能进入情境题评分环节。
三、如何高效备考2025年CMA考试?
分阶段规划时间:建议提前3个月备考,每天学习2小时。前2个月主攻教材和网课,后1个月刷题+模考。例如,P1的“科技与分析”模块可结合企业数字化案例理解。
重点突破高频考点:
P1的核心是成本核算、预算编制和内部控制,需熟练使用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工具。
P2侧重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建议背诵财务比率公式(如ROE分解)和资本预算方法(如NPV、IRR)。
2025年CMA考试内容紧扣行业趋势,新增模块和分值变化要求考生及时调整学习重心。备考时需结合科目特点分模块突破,例如P1重实操计算,P2强调整合分析能力。建议新手优先掌握考纲变动部分,利用真题熟悉题型,并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抓大放小,才能在这场“战略级”考试中稳扎稳打,顺利通关。